— 繼承 —
這本書是年前剛好接觸到「情緒教養」觀念而買的,讀著前面幾章,預期是一個又一個的教養案例,以及給爸媽的Steps 123,老實說,讀完了我感覺還是沒看很懂,不過最後一章結語中談到的繼承,倒是讓我有點啟悟。
我們常聽到一句話說,孩子就是大人的鏡子,旨在警惕大人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,也要對孩子的行為有同理心,作者用了一個更深層的說法來說這件事情:
"教養,如果某種程度上我們把他思考成「繼承」。那我們必須想想,我們希望孩子繼承甚麼?"
我就像一般的父母一樣,每日勤勤懇懇地打理孩子的一切,希望她開心、健康,好好睡覺好好玩,每天固定一本床前故事,為了孩子的教育一間又一間的幼稚園參觀,盤算著孩子到了幾歲該去上哪些才藝課,記得泡菜剛出生時,我看著她閃亮亮的大眼,心裡想,媽媽只希望你成為一個開心、健康、善良,對社會有所貢獻的人,想著孩子千萬別遺傳到爸媽的缺點才好。
從作者心理學專業的角度,在我繼續讀下去的時候,給了我當頭棒喝:
"首先,我們希望你可以知道,孩子第一個繼承的,不是房子、不是金錢、不是你的才華或是你的眼界或學歷,而是你的功課,老天開給你的功課。也就是我們個性中的難題。"
這件事情根本比水底情深的水還要深得多,我活了三十幾個年頭,還在努力了解自己,修練自己,當孩子出生後,我意識到我常常在每個爆發的瞬間、情緒的邊緣把自己拉回來,我發現繪本裡講的道理,不只講給孩子聽,也講給媽媽聽;舉例,賴馬的「勇敢小火車」,以勇敢為題,最後當小火車順利回站受到大家鼓勵,我竟也熱淚盈眶感動不已,我知道我是個需要很多很多勇氣,才能克服恐懼的一個人。
同樣也是賴馬的噴火龍,鱷魚阿谷力因為愛生氣,被傳染了噴火病,變成噴火龍的他甚麼都不能做又餓又累,職場中的我節奏快,追求效率,常為了一點小細節冒火,更經常把這股情緒帶回家,我以為我在女兒面前能夠消弭,卻在不知不覺間,我也成為那個不停面對他人(女兒)情緒,甚至要學著引導、接受的那個人。
這大概就是我的功課吧,而這功課,就在我每天生活的空氣中,被噴火龍裡的波泰傳遞給了我女兒,而我女兒就是那個老天派來要陪我一起完成功課的天使。
雖然我有點擔心,我這個缺陷這麼多、個性這麼古怪的人,何年何月可以完成功課呢。
IG: lycapurplewildcat